当前位置:动态 > 观察手记|教育,不是为了传承某一个体系

观察手记|教育,不是为了传承某一个体系

Mar 01,2019




当你面对一串葡萄时,脑海中会冒出哪些感官上的词汇呢?

紫色,光滑,酸酸甜甜,有弹性,枝干长长的、绿绿的……

甚至有位老师现场编了段顺口溜:“它颜色紫,味道甜,摸起来是滚圆,它头小屁股大,好吃抗氧化!”逗得现场爆笑不已。

(希望给孩子真实的材料,培训老师时也提供真实的材料)


如果是一个葡萄玩具或道具呢?

很多人开始划掉一个个词汇。

如果是一张图片呢?

被划掉的词汇更多了。

(一个个词汇被划掉了)


都说“教育即生活”,可是大家体验过一回,这种体会无疑会更加深刻。

这也是幼儿教育要提供给孩子真实材料,带孩子到生活场景的原因。

我们在孩子1.5岁时就给他们陶瓷碗,有些人担心:碗打碎了怎么办?

其实打破碗的时候也是一次教育的契机。

先是语气平静地告诉孩子:“不要踩到碗!”——平静的语气是告诉他,打破碗这种事很正常。

(有的人看到孩子犯了错,有的人看到了教育的契机)


然后提醒周边的孩子不要过来,要绕行。

接着,教孩子找来扫帚,把碎片打扫干净。

如果他不能独立完成,就帮他一下。这里教给他的是责任感,以及发生问题后不用惊慌,不用逃避,直面问题,找到办法就好了。

以后,孩子在端碗的时候也会更加小心,避免失手。

这些都是使用塑料碗、不锈钢碗无法替代的。在过去几年,我们使用陶瓷碗,虽然碗打破了几十个,但是迄今为止,没有发生一起孩子被割伤的案例。孩子们学习的速度却更快了。

这种教育方式也有个缺点,就是碗换得比较勤 。

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:“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。一切课程都是生活,一切生活都是课程。”其实,生活既是教育的目的,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。

像这样的教育方式,在很多幼儿教育体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。

我最喜欢的是从生活出发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精神的探究式教育。

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:“什么能力很重要,但大多数人却没有?”

我的回答是:把“好奇心”变成“研究能力”的能力。

好奇是孩子的天性,一个孩子就能问出一万个为什么。但是在相当多的教育情境下,这些问题是不被重视的。久而久之,爱提问的孩子也开始沉默了。

探究式教育就是重视孩子的提问,从一个问题出发,引导孩子调动所有的经验和资源,把它彻底搞明白。上穷碧落下黄泉,动手动脚找答案。


(像《探索蚂蚁窝》一个主题,藉由观察真实的蚂蚁,了解蚂蚁住哪里、爱吃什么,数一数,画一画,讲述有关蚂蚁的故事)



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,自然地带出语言、数学、逻辑、科学、艺术、健康等多领域的学习,而且这种学习方式会让孩子更加投入,因为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。

这种教育方式不在于标准答案,而是一种思维方法的改变,一种学习习惯的塑造。一个人找不到答案或思路的时候,就寻求团队的支持,靠众人的力量解决问题。

每一次提问,都会打开一窗奇妙世界的大门。


(甚至可以设计成一个有关蚂蚁的游戏。真实的教育没有学科或领域之分)


前几天在广州科学城参加国际探究教育课程(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Education Programme)的活动,看到更多探究式教育在中国的落地情况。

(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过人之处)


好几次看到一些教育体系的从业人员充满自豪地宣布:要一辈子从事某种教育,成为该教育体系的传承人。

我在为他们虔诚的信念所打动的同时,又觉得有些疑惑。

教育的焦点难道不应该是孩子吗?至于采用哪一种教育体系,其实都是方式方法。

譬如,在A体系会鼓励孩子做的一件事,在B体系是绝对禁止的。那么,A体系教出来的孩子,就不行了吗?

我看到,A体系出来的孩子何止行,简直优秀。

所以一旦抱定只有某种教育体系最好的想法,其实也将自己与其他优秀的教育理念隔绝开来,殊为可惜。这次在国际探究教育课程的学习活动上,我倒是乐见很多人的开放心态,高宽、IB、蒙特梭利、瑞吉欧、华德福、PBL……凡是对孩子身心有益的,一切皆可为我所用。

想来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胸怀和榜样。

不同的教育体系,都有其过人之处,譬如华德福的户外游戏很有趣,蒙特梭利重视孩子的自主学习,IB擅长引导孩子的团体协作,等等等等。每一项都不妨采用“拿来主义”,哪个受孩子欢迎,哪个对孩子有帮助,都可以拿来试一试。

在我看来,没有一种教育方式是一成不变的,正如对教育的研究从未止步。如果说有一点不变的,那就是我们对孩子们的爱。其他的全是注释。

(幼师最擅长的就是变废为主。纸箱可以变成小列车,教室也可以是高速公路。有想象力,一切框架皆可打破)


/刺桐红(广州幼教工作者,知乎儿童教育专栏作家)